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仙踪林,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mba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您當前位置: 首頁/黔江動態

黔江區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發布活動舉行

日期:2024-05-14

提升避險能力 筑牢災害防線

5月13日,由黔江區人民政府新聞辦主辦、黔江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牽頭組織的“服務企業 惠民有感——發言人來了”黔江區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發布活動,在馮家街道中壩社區舉行。黔江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區氣象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水利局、區林業局、馮家街道辦事處新聞發言人,圍繞黔江區基層防災避險相關問題,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全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發布會上,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今年自然災害的基本情況作了說明,并就如何強化自然災害預防,夯實防災避險具體舉措作了介紹。隨后區氣象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水利局、區林業局、馮家街道辦事處等部門新聞發言人,結合職能職責,圍繞“應對氣候風險能力建設,提升重大氣象災害聯動聯防能力”“筑牢地災防治安全防線,提升基層避險能力”“立足水旱災害防御形勢,做好基層防汛備汛工作”“筑牢森林防火屏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有效應對自然災害防治形勢,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等方面,就做好自然災害防治和提升避險能力工作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回答了記者和市民關于如何進一步開展水旱災害、森林火災、地質災害等預防工作,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等問題的提問。

問:主持人好,我是黔江電視臺記者,我想了解一下今年我區汛期氣候情況如何,有哪些氣象災害風險?

區氣象局發言人:預計2024年汛期(5~9月)我區氣候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偏多,高溫日數略多,局地暴雨洪澇偏重、地質災害較重。汛期平均氣溫約23.5℃,與常年同期相當,較去年同期偏低1.0℃;降水量約為98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成,較去年同期偏多2成。主汛期(6~8月)平均氣溫約25.0℃,較常年同期略偏低,較去年同期偏低0.8℃;降水量約為62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成,較去年同期偏多近2成。

主要氣象災害風險:一是暴雨洪澇偏重。汛期有18-20次強降水天氣過程,較常年同期偏多,強度較常年偏強,暴雨日數4-8天,我區屬暴雨洪澇高風險區。主汛期(6~8月)阿蓬江上游的利川、咸豐等地降水偏多,黔江境內出現較重汛情和洪澇災害的風險較高,局地的小流域偏重。二是高溫略多。盛夏7~8月有階段性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大于35℃的高溫日數18~22天,接近常年,少于去年,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0℃。三是強對流天氣多發。2024年雷電、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可能多發,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四是5月和初秋有陰雨天氣。預計5月上旬、6月上旬和9月下旬,我區有6天左右連陰雨天氣時段,陰雨日數總體多于常年和去年。

問:主持人好,我是《武陵都市報》記者,請問,黔江區的自然災害有哪些重點類型?如何開展預防?

區減災辦發言人:黔江區的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氣象災害、洪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農業災害,進入汛期以來,暴雨洪澇、地質災害較為突出。我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預防。一是堅守“零”的目標。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強三基、防極端”總體思路,強化數字賦能,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風險的不確定性,堅守“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工作目標;二是鞏固“防”的基礎。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及人員密集場所,細化風險隱患排查,落實整改措施,做到“汛期不過、排查不停、整改不止”;三是提升“測”的水平。滾動發布預警信息,加密會商研判,將雨情、水情、災險情推送到各級責任人,落實防御措施,統籌開展防范應對工作;四是強化“救”的準備,嚴格值班值守,強化物資裝備保養,針對性開展訓練演練,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將救援隊伍、物資裝備前置到高風險區域,提前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一旦出現災險情,第一時間高效處置;五是保障“民”的基本,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制度,災情發生后,各級領導干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指導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及時開展救災救助,保障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臨時安全住處、有醫療服務。

問:主持人好,我是馮家街道橋南社區居民,我想了解一下我們這里風險最大的自然災害是什么,萬一出現我們該如何避險?

區水利局發言人:馮家街道地處阿蓬江邊,水系發達,發生山洪災害的風險最大。其特點一是突發性,來勢猛,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巨大;而是分布廣泛、數量大,以溪河洪水災害尤為突出;三是突發性強,預測預防難度大;四是成災快,破壞性強;五是季節性強,頻率高;六是區域性明顯,易發性強。如果避險不及時,容易發生危險。

目前,區水利局已經建立了區-鄉鎮-村社三級山洪災害防御體系,做到監測精準、預警及時、反應迅速、轉移快捷、避險有效,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災害風險,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同時作為老百姓,首先要隨時關注天氣信息,注意觀察天氣征兆,如有暴雨天氣,不要在危險地帶停留,其次在遭遇山洪災害時,不要沿著河谷跑,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等地轉移,或者立即跑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地暫避。

問:主持人好,我是馮家街道橋南社區居民,農村地質災害發生風險較高,我想了解一下相關單位是如何開展地質災害預防工作的?

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發言人:據氣象部門初步預測,今年汛期總體呈現“三多”(降水偏多、強對流天氣多、高溫天數略多)“一強”(降雨強度偏強)趨勢。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發生發展規律,預計2024年我區地質災害發生頻率總體較常年偏高,防治形勢較為嚴峻。面對嚴峻復雜的地災防治形勢,我局將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第一,對欠穩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避險搬遷,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第二,對部分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智能化監測預警設備進行改建,提升人防+技防綜合能力。第三,駐守地質工程師下沉一線,加強專業技術支撐,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第四,根據輕重緩急,對穩定性差,威脅人數較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工程治理。最后,我局已和區移動公司合作,利用移動公司云MAS平臺,實現預警短信必達,解決預警信息末梢傳達問題,完善風險預警避險轉移閉環機制。

問:主持人好,我是馮家街道中壩社區居民,據我所知,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市級防洪薄弱點,請問當地政府在預防洪水災害方面有哪些措施?

馮家街道發言人:我們所在的位置確是中壩市級防洪薄弱點。在應對超標準洪水方面,我們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機制。一是及時預警。街道、村社干部及當地群眾都習慣查收預警信息,并作出合適的防范應對措施。二是及時響應。收到上級預警信息或洪水越過警戒水位后,街道指揮部會立即指示開始人員轉移,廣播員、銅鑼員會通過廣播和鑼聲提醒村民立即轉移。三是責任到人。居民點保戶干部挨戶排查通知,對行動不便、自理能力弱的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提前落實幫扶人(幫扶人設AB角)一對一轉移,確保人員轉移100%。截至現在,中壩居民點已實戰開展人員疏散轉移3次,無人員傷亡。

問:主持人好,我是馮家街道中壩社區居民,黔江區林草資源豐富,容易發生火災,我想了解一下在相關單位在火情監測和早期處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區林業局發言人:針對該問題,黔江區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火情監測方面,建立森林火情智能監控系統。2023年,我區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建立了一套涉及110個監控點位,重點林區監控覆蓋率達95%以上的森林火情智能監控系統,該系統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煙火智能識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實現自動識別、自動定位和自動報警,提供實時、準確、高效、24小時、360°實時不間斷的火情監測,為火情“早發現”“早處置”提供技術支撐。

其次在火災早期處置方面,嚴格落實涉林火情“135”早期處置機制。為進一步健全鄉鎮(街道)森林防滅火責任落實機制,做到快速響應和有效應對涉林火情,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市林業局基于森林火情智能監控系統出臺了《重慶市涉林火情“135”早期處理工作機制》,即:1分鐘查看、3分鐘核實、5分鐘出動。其中:1分鐘查看,指報警信息推送至“一長三員”及相關人員,區縣、鄉鎮(街道)值班平臺后,應在1分鐘內查看。人工報警應在接報1分鐘內通知相關人員核實。未在規定時間內查看的,區縣、鄉鎮(街道)值班人員要及時提醒;3分鐘核實指通過林火視頻監控系統核實的報警,應在3分鐘內完成。不能通過林火視頻監控系統核實的,立即通知十戶聯防體或者護林員等就近人員現場核實,及時反饋核實情況。5分鐘出動指相關人員接到工作要求后,應在5分鐘內出動,開展野外違規用火和火情早期處理,及時反饋處理結果。(記者 張露月 )

←滑動查看完整表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滨海县| 龙泉市| 峡江县| 连平县| 绥中县| 龙陵县| 绥中县| 嘉禾县| 紫阳县| 清原| 龙江县| 六枝特区| 裕民县| 汉沽区| 大洼县| 渭南市| 弥勒县| 连江县| 南丹县| 神池县| 天门市| 安国市| 中西区| 辉县市| 南部县| 呼伦贝尔市| 来安县| 津市市| 尚志市| 宿松县| 宾阳县| 广水市| 礼泉县| 宝坻区| 潮安县| 芜湖市| 乐山市| 南安市| 辽中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