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工業強城”建設實施方案 (送審稿)》解讀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概述
根據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關于工業的相關要求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區“四城建設”集中動員會工作安排,我委成立專班起草方案,在區政府辦指導下,通過單位中層以上干部討論、黨組會集體研究、各級各部門提修改意見,數易其稿,經區政府分管領導審核把關,最終形成《實施方案》。
二、起草依據和基本思路
根據《關于印發<重慶市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黔江府發〔2021〕29號)、《關于印發<黔江區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黔江府發〔2021〕51號)、《關于印發<黔江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江府辦發〔2022〕2號)、《關于印發<黔江區問效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2022〕—25)等文件精神,圍繞全區工業經濟規模總量上臺階、發展質量上層次、綠色發展上水平三個總體目標,擬實施八大工程以及24項具體工作措施,立體化推進,全力實現“工業強城”目標。
三、征求意見的采納情況
截至目前,我委牽頭召開座談會3次,書面征求意見3次,一對一征求意見20次,其中區委組織部、區政府辦、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財政局、區招商投資局、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城投集團等8個單位共計提出11條修改意見,均已采納。其他區委各部委、區政府各部門、各鄉鎮街道未提修改意見。(詳見附件)
四、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重點包括四個部分內容,分別為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工作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重慶市委賦予黔江“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的新定位,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四城建設”的工作部署,不斷完善“工業強城”建設藍圖,做強卷煙及配套、新材料、消費品工業和生物醫藥、新能源“3+2”產業。
(二)總體目標。到2025年,實現三個目標。一是工業經濟規模總量上臺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超過100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400億元,工業經濟運行綜合指標排位居渝東南首位,在全市排位挺進15位。二是工業發展質量上層次。市級“專精特新”企業達5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制造企業達30家、智能化數字化、工業互聯網等企業質量及應用大幅提升。三是工業綠色發展上水平。貫徹執行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降低13.5%以上,建成綠色園區1個、綠色工廠4家、節水型企業5家、水效領跑者1家。
(三)主要任務。圍繞總體目標,擬實施“產業提檔 、招商提效、項目提速、創新提質、制造提能、園區提標、綠色提升、保障提高”等八大工程,具體包括24項工作措施任務:一是實施產業提檔工程,包括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持續培育重點企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等;二是實施招商提效工程,包括明確招商方向、創新招商方式、組建招商隊伍;三是實施項目提速工程,包括強化項目開工投產、強化項目專項服務、強化項目落地見效;四是實施創新提質工程,包括加快建設企業研發機構、加快發展研發創新平臺、加強創新交流合作;五是實施園區提標工程,包括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設特色產業園區、促進園區提級升檔;六是實施制造提能工程,包括加快推動中小企業“上云”、深化“5G+工業互聯網”應用、加快建設供應鏈信息平臺;七是實施綠色提升工程,包括嚴守產業政策底線、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實施工業環保行動;八是實施保障提高工程,包括強化人才保障、強化資金保障、強化要素保障。
(四)工作要求。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充實成員單位,明確各單位工作職責。二是加強宣傳引導,強化氛圍營造,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立體式宣傳報道和解讀,掀起“工業強城”建設新高潮。三是加強督查考核,強化結果運用。要建立激勵引導機制,考核結果要與干部任用、經費保障掛鉤,對工作履職不到位的相關單位及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和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