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住房保障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
一、編制過程
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和區政府辦《關于進一步做好“十四五”區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黔江府辦發〔2020〕65號)要求,重慶市黔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編制了《黔江區住房保障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全面對標對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健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制的實施意見》《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等文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點以提升人民群眾居住品質、改善出現環境、補齊城鄉建設短板、加快建筑產業化發展為目標,提出未來15年重慶市黔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發展目標,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亟待建設的重點項目等。編制過程中,充分聽取了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區級各相關單位、相關企業、專家和廣大公眾意見。
二、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內容包括:住房保障、城市道路、城區交通緩堵、城市慢行系統及公園建設、城鎮排水管網建設、城市供水提升改造、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城市環境提升、融合基礎設施、建筑產業化發展等共十個板塊;項目總投資為162.5018億元,十四五期間擬完成投資128.6448億元,政府投資約8.8億元。
(一)“十四五”發展目標
本次規劃范圍為黔江區行政管轄區域,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遠景展望至2035年。規劃總體目標為:到2025年,住房市場平穩健康,住房保障應保盡保,居住品質明顯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安全保障更加牢固,高質量發展支撐作用更加有力;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人口30萬人以上。到2035年,居住品質根本性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全面完善,建成高品質宜居生活地,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力爭達到50平方公里、人口50萬人。
(二)“十四五”重點任務
一是住房保障方面。強化公共租賃住房配套供水、通訊、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安裝智慧門禁、監控系統,進一步完善公共租賃住房配套設施;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力爭完成稅苑等7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一步完善老舊小區排水管網、消防等配套設施;深入實施房地產開發市場宏觀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加快推進邦泰天譽等開發項目建設。
二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快推進城市路網建設,加快推動桐坪隧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強化新老城區互聯互通水平;建成投用桐坪路東段及延伸段、園區路(規劃四路至香山路段)、朝陽路北段等道路建設,進一步完善新城路網。加快推進城區交通緩堵,實施城南路綜合改造、下壩加油站道路改造等項目,緩解城區交通擁堵。
三是城市慢行系統和公園建設方面。加快推進聽松嶺公園、正陽圣境康養小鎮、峽谷城景區等項目建設,實施寶塔路人行天橋工程、實驗中學人行天橋工程建設。
四是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方面。實施桃子壩片區、重啤支路、雨潤支路、交通路東西段雨污分流改造等22個排水管網建設,進一步開展城區易澇點整治,補齊排水管網建設短板,提高污水收集率,提升城市汛期馭險能力。
五是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實施鄉鎮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鄉鎮集鎮道路白改黑、路燈亮化,進一步補齊美麗鄉村建設短板。
六是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實施智慧城管建設,搭建區級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和智慧市政、智慧環衛、智慧園林綠化、智慧城管執法信息系統,形成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實現與全市智慧城管數據共享。開展城市排水管網精細化排查,建立基于GIS的排水管理信息系統,實時掌握城市排水系統運行情況。
七是建筑產業化培育方面。實施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污泥資源化利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推動我區建筑行業智能制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