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關于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的通知
黔江退役軍人局〔2020〕2號
重慶市黔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關于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的通知
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各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區委各部委,區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各區屬企事業單位,各駐黔部隊:
按照國市關于做好“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的要求,現就我區清明期間開展網上祭掃英烈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為主題,以緬懷先烈、弘揚英烈精神為重點,開展網上祭掃,致敬英雄烈士。
二、活動時間
2020年2月10日到4月10日。
三、活動內容
(一)打造網上祭掃平臺。以引導“網上祭掃”、避免現場祭掃聚集為導向,退役軍人事務部將依托部門戶網站和中華英烈網開設網上祭掃專題,設立全國統一的網上祭掃平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依托“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微信公眾號鏈接部門戶網站和中華英烈網,并開設重慶英烈紀念堂,作為開展祭掃英烈等褒揚紀念活動的重要陣地和途徑,為廣大烈屬、退役軍人和社會各界開展網上祭掃紀念英烈等各種紀念活動提供便利。
(二)突出主題祭掃。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越自衛反擊戰、清明節、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重大事件,策劃一系列祭掃專題,發布有關紀念回憶文章,制作一系列專題視頻,大力宣傳戰斗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疫情中的“逆行英雄”;大力宣傳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歷史進程中英勇獻身烈士的感人事跡、重要貢獻,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英烈精神,突顯向英雄群體致敬的主題。
(三)網上互動參與。通過網絡平臺著重展示烈士家書和紅色經典影視、詩詞等文化作品以及身邊的英烈精神感人故事,策劃組織英烈保護知識網絡答題、感念寄語征集及有獎征文等活動,吸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強化致敬和精神傳承的主題。
(四)網上直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大數據作用,利用網絡、電視等開展網上直播,更加直觀的向社會展現英烈祭掃實況,吸引烈屬、退役軍人和社會各界尤其青少年參與到向烈士致敬的網上祭掃活動中。
(五)持續開展“英烈精神歸故里”活動。為烈士找親人,為親人找烈士,挖掘整理烈士們的光榮事跡,將紅色精神、革命傳統傳承下去。
四、活動安排
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網上祭掃工作整體安排,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清明祭英烈工作,認真謀劃網上祭掃活動,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烈士祭掃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積極參與網上祭掃活動。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國市要求,組織干部職工、在校學生和社會各界關注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微信公眾號等國市統一的網上祭掃平臺積極開展網上祭掃活動,特別是區文化旅游委要發動區內文藝人士主動參與,編寫感念寄語等紅色文化作品,積極投稿,營造我區尊崇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
(二)區內媒體要積極開展服務。要充分利用電視、武陵都市報、區政府網站、“微黔江”等微信公眾號、“家在黔江”APP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網上祭掃活動。區融媒體中心要在旗下 “兩微一端”上鏈接“中華英烈網”和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微信公眾號。區政府網站要在醒目位置加入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欄鏈接(網址:http://www.chinamartyrs.gov.cn/),形成內容發布互動機制、集群宣傳效果,為網上祭掃提供集中統一的便利入口。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向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發布內容,活動期間,教育系統提供的發布內容不得少于15條。其他單位不得少于1條。
(三)認真實施精細化管理。各鄉鎮(街道)要結合烈士英名錄編纂工作,將轄區內烈士信息與烈士墓一一對應,核實核準烈士籍貫、生平等信息,相關資料通過電子政務網報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四)全方位提供線上祭掃服務。要充分發揮主體責任,積極履行工作職責。區融媒體中心、區政府網站要在清明期間開辟專欄,建立具有現場感的烈士網上紀念堂(館),提供線上瞻仰和祭掃服務。轄區內有烈士紀念設施的鄉鎮(街道)要開展1次祭掃烈士活動,通過為烈士墓敬獻鮮花、擦拭墓碑等綠色文明方式祭掃烈士、告慰烈士英靈。活動要莊重嚴肅,規范祭掃禮儀,具有儀式感。所有活動均要錄像、拍照、撰寫宣傳稿件,并及時傳區融媒體中心進行展示,引導社會各界“足不出戶”瞻仰英烈和參加線上祭掃。
(五)廣泛開展“英烈精神歸故里”活動。繼續加強“英烈精神歸故里”活動。各鄉鎮(街道)要進一步梳理本地烈士信息,在2020年3月13日前,至少報送1名尋親名單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五、有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強風險意識。充分保障烈士親屬和退役軍人等祭掃人群的身體健康,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不組織、不接待聚集性祭掃紀念活動。創新工作方法,做好工作人員疫情防控,避免人員聚集。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按要求定時通風、消毒,確保紀念設施安全。
(二)明確分工,統籌協調。各級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加強網上祭掃引導,解決網上祭掃難題。組織、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創作和宣傳有關以英烈精神傳承為主題的文化藝術作品、廣播電視節目或出版物。本地融媒體要開設專欄專題,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情況,講好英烈故事,傳承英烈精神。
(三)創新形式,提升實效。要精心設計群眾易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形式和內容,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守護英烈。創新傳播方式,注重互動體驗,將線上祭掃與瞻仰相結合,增強網上祭掃活動感染力,營造致敬英烈、緬懷英烈的深厚氛圍。
重慶市黔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