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生態環境局 關于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260號 提案的答復函
黔江環函〔2024〕97號
區政協經濟城環委:
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委員第260號提出的《關于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建議》收悉。經與區發改委、區教委、區農業農村委、區城管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交通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委等部門研究,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區各級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開展了一系列生態環境領域的宣傳工作,公眾環保意識逐步提升。從2020年以來,我區社會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均保持在96%以上,位于全市前列(考核同組的第一名)。具體工作舉措如下:
一、高度重視,全面落實國、市部署。一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每年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國、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整體要求,并對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統一安排。區政府多次召集相關部門研究部署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專題聽取市級社會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考核工作匯報。二是區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轉發重慶市督促推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黔江環督辦發〔2022〕4號),明確將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區級生態環保專項督查、區內綜合考核“環境質量”考核指標內容。三是每年制定《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要點》和《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細化分解相關部門目標任務,將各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納入考核,切實將責任分解到單位、落實到人。
二、廣泛宣傳,充分發揮部門職責。一是區生態環境局利用“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圍繞我區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美麗黔江建設等重點措施及成效開展宣傳,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日益關注,截至2024年6月,黔江生態環境官方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已達38394人。二是區農業農村委通過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五清理一活動”等專項行動加大農業廢棄物的廣泛宣傳,廢棄農膜回收率達89%以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60.22%,處置率達100%。三是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局等部門針對餐飲、商貿流通、超市、賓館、快遞等行業禁限塑,多種形式開展塑料污染防治宣傳,引導公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減少二次包裝。四是區城管局健全垃圾分類設施體系建設,加強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和治理激勵機制宣傳,提升公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意識,截至2024年6月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1.18%。五是區教委通過創建“綠色學校”、以“光盤行動”“綠色出行”“分餐公筷”“垃圾分類”等為主題開展主題班會、知識講座等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生態環保宣傳普及率達100%,形成人人動手、人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六是區交通局在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重點區域通過LED屏、橫幅、海報等形式開展生態環保宣傳,重點公共區域生態環保宣傳普及率達100%。
三、營造氛圍,強化教育引導作用。一是根據市生態環境局、市委宣傳部門等11部門印發的《美麗重慶“六進”宣傳活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要求,區生態環境局充分發揮牽頭統籌協調作用,逐步建立橫向聯系各行業系統、縱向覆蓋各鄉鎮街道的“六進”工作體系,通過深入持久的美麗黔江宣傳活動,積極營造全民參與美麗黔江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全區3至9年級學生人手一冊《中小學環境教育——生態文明教材》,每學年環保教育總課時達12課時以上,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達100%。三是推進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舉辦行走的生態文明課,開展環保科普進校園活動,組織中小學生積極參與生態文明教育志愿服務、知識競賽、創意發明、讀書分享等活動每年至少10次以上,讓學生從小樹立生態環保意識,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四、明確重點,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一是充分發揮區環委會統籌指導的作用,組織、協調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和線下宣傳,向國家、市級媒體報送我區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效并廣泛宣傳。二是強化大型宣傳活動引領作用。聚焦全國生態日、六五環境日、低碳日、生物多樣性日等關鍵節點舉辦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公眾和社會組織走進學校、社區、園區,依托婦女兒童之家等陣地開展美麗黔江主題實踐活動。三是充分利用公眾場合廣泛教育作用。在汽車南站、火車站、機場、公共交通等平臺,廣泛宣傳《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適時循環播放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視頻和標語;張貼垃圾分類、禁煙標志等標牌,營造良好的保護環境氛圍,引導公眾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五、形式多樣,大力宣傳推廣成效。一是多矩陣開展網絡宣傳。圍繞我區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措施及成效開展宣傳,每年在微信公眾號至少發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信息200余條,黔江電視臺播報30余條,市級媒體網站20余條,國家級媒體網站上發布20余條。二是多形式開展活動宣傳。各環委會成員單位、各街道鎮鄉利用“法制宣傳月”、“4.22”世界地球日、“六五環境日”、“6.25”全國土地日、“全國生態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大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及政策宣傳,每年發放宣傳單5000余份,張貼宣傳海報500余張。開展環保設施對外開放、“行走的生態課”、“無廢城市”、“兩山基地建設”等專題宣傳活動,多角度展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全社會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三是利用場館對外開放廣泛宣傳。每季度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場館對外開放活動,深入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廣泛宣傳黔江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保取得的成效和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大公眾對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參與。四是持續提升綠色生活方式的自覺踐行度。大力倡導家庭綠色生活方式,持續推進綠色家庭創建;結合農村黑臭水體和生活污水治理,開展“美麗庭院”建設與評選活動;通過創建綠色學校,營造校園綠色文化氛圍,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了公眾的環保意識及參與率。
六、建章立制,強化政策引導解讀。一是以區環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重慶市黔江區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實施辦法》的通知(黔江環委辦發〔2023〕14號),對有獎舉報的范圍、獎勵資金、獎勵條件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二是暢通環境污染投訴受理渠道,開通舉報熱線電話、微信舉報,24小時接聽受理環境污染投訴,利用“黔江生態環境”、“黔江城市管理”等微信公眾號等加強線上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政策。三是以日常監管和執法為載體,嚴格落實“雙告知”制度,切實加強宣傳引導,廣泛宣傳講解《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重慶市水污染防治條例》《重慶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良好輿論氛圍。
下一步,重點圍繞全面推動生態環境理論宣傳、新聞宣傳、社會宣傳、環境教育為重點,確保生態環境宣傳教育目標任務落地見效,公眾生態環保意識逐步提升。一是強化統籌確保效果。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的牽頭作用,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大格局”。運用新技術新應用,抓住時機、把握節奏,多宣傳廣大干部群眾在美麗黔江建設中的奮斗實踐,多報道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做到宣傳教育鼓舞士氣、振奮精神,達到最佳宣傳效果。二是創新宣傳教育模式。深入宣傳全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深入宣傳黔江區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鄉等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具體舉措成效。圍繞綠色出行、節能降碳、污染防治、生態系統多樣性等方面,深入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和措施,引導全社會提升生態文明意識,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不斷提升美麗黔江建設的知曉度、滿意度和影響力。
此復函已經張懷局長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您填寫在回執上寄給我們,以便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工作。
重慶市黔江區生態環境局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