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總林長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黔江區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行動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鄉鎮街道林長、林長辦,各片區林長辦,各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黔江區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行動方案(2023—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重慶市黔江區總林長辦公室? ? ??
2023年9月28日? ? ? ? ? ? ? ?
附件
重慶市黔江區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行動方案(2023——2027年)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區委區政府具體安排,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各項工作,加快實現林長制從“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轉變,根據《重慶市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行動方案(2023——2027年)》,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準確理解“兩山論”和森林“四庫論”等系列重要論述,堅持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整體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在全市統籌生態高水平保護、高效能治理、高質量發展中體現新擔當,在更高質量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更高水平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中展現新作為,為加快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先行區中作出新貢獻。
二、主要目標
至2023年,林長制責任體系全面建立并得到持續鞏固。責權明確、協調有序、保障有力、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機制全面構建。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地以及八面山、正陽山、灰千梁、麒麟蓋、五福嶺、武陵山、三塘蓋集中連片林區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全面加強。國家儲備林工程、生態綜合治理示范項目等重點領域取得明顯成效。森林防火基礎設置和森林質量得到系統提升。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任務目標全部完成。全區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5%以上,全區森林數量進一步鞏固,森林資源綜合效益顯著提升。
至2027年,林長制實現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轉變。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備,“最后一米”責任全面壓實,林長智治能力大幅提升,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林業災害防控能力持續提升并取得顯著成效。國家儲備林工程、生態綜合治理示范項目、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重點工作取得標志性成果。全區森林蓄積量達到1600萬立方米,林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達到5%以上,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3‰以內。
三、重點任務
結合黔江實際,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五綠”并舉為抓手,以“五大體系”為支撐,進一步壓緊壓實鄉鎮街道黨委、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的體制機制實現迭代升級、實踐成效得到全面躍升。
(一)夯實“管綠”根基,建立健全林長制“五大體系”
1. 鞏固提升組織運行體系。鞏固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運行體系。著力提升林長辦橫向協調、縱向抓總作用,全面推行基層林長辦標準化建設。細化落實各級林長責任區域和工作任務,建立完善林長履職跟蹤提示、定期調度機制。深入推廣“林長+”聯動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區總林長辦、區林業局、區公安局、區檢察院,各鄉鎮街道)
2. 貫徹落實法規制度體系。貫徹落實林長制相關法律法規,提升林長制規范化、法制化水平。有序推進林長制相關配套制度運行評估和廢改立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系列市總林長令,確保林長制相關堵點、難點、痛點、焦點問題協調好、解決好、落實好。(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司法局)
3. 優化完善督查考核體系。常態化開展林長制落實情況督查檢查考核,完善細化林長制績效考核評價細則,并將考核結果納入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考核。建立下級林長向上級林長年度述職制度,各鄉鎮街道每半年向上一級林長報告轄區林長制工作貫徹落實情況。優化完善林長制爭先創優賽馬比拼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區總林長辦、區林業局、區考核辦,各鄉鎮街道)
4. 持續完善基層執行體系。全面推行“一長三員”(村級林長、護林員、監管員、指導員)基層管護體系,壓實末端末梢“最后一米”責任。提升網格護林員履職能力,建立“巡防護”一體多能護林員隊伍,加強盡責考核。網格化落實護林員巡護重點區域、重點線路、重點時段及巡護頻次。(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公安局、區應急局,各鄉鎮街道)
5. 落實“智慧林長”支撐體系。全面貫徹落實數字重慶建設工作部署,做好“智慧林長”應用實踐。指導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林長按要求入網,高效推動“智慧林長—森林防火一件事”遷移工作。由點及面,全面融入重慶市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打造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林長智治體系。(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公安局、區大數據發展局,各鄉鎮街道)
(二)顯化“增綠”質效,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6. 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深入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適時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優良鄉土樹種采種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保障性苗圃生產基地建設。按照市上年度任務分解,保質保量完成各年度營造林和國家儲備林建設任務。(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發展改革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城市管理局、區水利局,各鄉鎮街道)
7. 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強化規劃引領統籌,加快實施森林撫育、現有林改造、退化林修復、森林防火復合隔離帶建設等營林任務,分類分步實施森林質量提升。結合松材線蟲病防治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扎實開展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按照市上年度任務分解,按時保質完成森林質量提升任務。(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各鄉鎮街道)
8. 深入挖掘綠化潛力。科學統籌“三生”空間,處理好耕地保護與國土綠化的關系,加強綠化用地和綠化成果的信息化、精準化管理。以綠化、美化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結合綠色示范村創建和“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生態空間滅荒山、補天窗;生產空間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果則果;生活空間大力開展“四旁”植樹、庭院綠化,建設生態宜居和美鄉村,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厚植綠色底色。(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城市管理局,各鄉鎮街道)
(三)突出“護綠”重點,整體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9. 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牢牢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制度。科學編制并實施全區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嚴格執行林地用途管制、定額管理和林地審核審批制度,嚴格控制林地轉為非林地。嚴格保護天然林,強化公益林管護。嚴格保護天然林,強化公益林管護。科學編制實施全區濕地保護規劃,加強濕地管理和保護,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全面推廣“小微濕地+”模式。(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城市管理局,各鄉鎮街道)
10. 科學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結合國土“三調”數據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加快推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落地實施,開展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和總體規劃編制,理順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分級行使監督管理職責。依法依規解決自然保護地歷史遺留問題,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內自然資源資產確權登記。(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生態環境局,各鄉鎮街道)
11. 全面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加大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及研究力度,建立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數據庫,持續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過程。建立臺賬、創新措施,切實加強古樹名木及其生境保護。加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力度,加強珍稀瀕危物種保護性培育、繁殖。嚴厲打擊非法獵捕、交易野生動物行為。積極防控野生動物致害風險,依法實施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強化涉林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公安局、區生態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市場監管局、黔江海關,各鄉鎮街道)
(四)激發“活綠”動力,加快推動生態美百姓富相統一
12.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推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林業發展和林農增收。鼓勵國有林場等參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等集中流轉林地的經營權不動產登記,探索林農按林地占地分配流轉收益。積極開展森林、濕地、草原等林業碳匯產品開發。(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發展改革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生態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委,各鄉鎮街道)
13. 大力發展生態富民產業。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優勢產業,融合壯大林業一二三產業。大力發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產業,積極發展蠶桑、中藥材、茶葉、林果等特色經濟林,規范引導森林旅游康養健康發展。創新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國有企業、集體經濟組織和民營企業等各種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林業生產經營,完善流轉補償、勞務報酬、入股分紅等利益分配機制,持續提高林農收益。(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發展改革委、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委、區文化旅游委、區農業農村委,各鄉鎮街道)
14. 積極開展林業碳匯產品開發。推薦森林碳匯計量監測評估體系建設,將林業碳匯項目納入碳市場交易范圍。著力提升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協同開展森林、濕地等碳匯本底調查和碳儲量評估。探索開展森林、濕地等林業碳匯項目開發交易,積極探索林業碳匯多種交易模式。有序推進森林分類經營。(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發展改革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科技局、區農業農村委,各鄉鎮街道)
(五)嚴格“守綠”舉措,筑牢安全底線、生態紅線
15. 打好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全面落實第3號市總林長令部署,深入實施疫情精準檢測、疫木集中除治、疫源封鎖管控、健康森林保護、疫情防控保障“五大行動”,高效完成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計劃各項既定任務目標。落實區縣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小班“三包”模式,或者推行除治隊3—5年績效承包模式,繼續實行以獎代補政策。落實疫木無害化處置“三見一諾”閉環管理機制。學習借鑒純林帶狀改培試點經驗,優化林分結構。(責任單位:區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
16. 堅決遏制重大以上森林火災發生。持續落實第2號市總林長令精神,編制實施林區專項規劃,統籌推進防災減災能力和森林質量雙提升。強化防火物資裝備儲備,加大綜合阻隔網、“以水滅火”系統建設力度,規范落實禁火令、封山令制度,嚴控火源進山入林,全面推廣應用林火視頻監控等智慧防火系統。加強區縣綜合應急救援隊、國有林場森林山地消防專業隊、鄉鎮(街道)半專業森林火災撲救隊伍以及村社森林火災群眾撲救隊伍建設。堅持防滅一體,密切應急、林業、氣象、農業、旅游、民政、電力、通信、能源、公安等部門協同,強化預案管理,做實森林防火“十戶聯防”工作機制,實現嚴防早知快處、打早打小打了。(責任單位:區森防指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
17. 持續鞏固森林資源“四亂”專項整治成果。鞏固提升第1號市總林長令成果,學習借鑒重慶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經驗,堅決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森林督查等指出的問題,舉一反三開展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問題等整改整治。深化林業、公安、法院、檢察院協同協作,持續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責任單位:區林業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區交通局、區水利局、區生態環境局、區公安局、區法院、區檢察院,各鄉鎮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林長是推行林長制的責任主體,要知責明責、履職盡責,高效落實林長制,統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強化“上游”意識,勇擔“上游”責任,力爭“上游”水平,樹立工作“一盤棋”的思想,精心統籌謀劃,畫好施工圖,列出時間表,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各項目標任務落細落實出效果。
(二)強化制度保障。認真落實各級林長“885”工作機制,定期調度、賽馬比拼、動態晾曬,加速營造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強化閉環落實,壓緊夯實黨委領導、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
(三)強化考核獎懲。發揮好考核激勵“指揮棒”作用,統籌實施好上級林長對下級林長的履職情況考核獎懲工作,將林長制落實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強化結果運用,相關職能部門將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選拔任用、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
(四)強化宣傳引導。充分依托政府部門網站、政務新媒體平臺、林長公示牌推進林長制信息公開,探索推出公眾參與林長制新途徑新方法,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充分利用融媒體中心及科普場館資源,加強全面推行林長制宣傳發動和輿論引導,不斷推廣辨識度高、推廣價值大的標志性成果。
附件:重慶市黔江區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任務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