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樓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時期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連日來,黔江區高新區(正陽工業園區)迅速行動,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從企業車間到機關單位,一股深學細悟、實干篤行的熱潮正在涌動,力求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黔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食品生產車間
11月18日,記者在高新區正升食品集團的生產車間內看見,廠房內機器轟隆作響,只見毛肚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工人們在生產線上有序地操作、調試,新鮮的毛肚經過撕片、清洗、打包等工序,將被運往全國各地,現場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為我們企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一直很注重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與西南大學、江南大學開展常態化科研創新、產學研合作,除了研發常規口味外,近期也在創新性研發具有黔江識別度的雞雜火鍋底料,此外也可根據顧客的需求,生產對標產品。”正升食品集團研發技術人員戴劉兵表示,集團第一時間響應全會關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號召,已將會議精神深度融入企業發展規劃和項目清單。

玻璃纖維產業
“十四五”以來,黔江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各產業發展呈現出規模持續壯大、結構不斷優化、動能加速轉換的良好態勢,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新區能級躍升奠定了堅實基礎。2025年,全區規上工業產值預計突破205億元,較2020年的109.43億元增長87%;增加值也從71.89億元增長至115億元左右。特別是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至40%,打破了“一煙獨大”的產業格局,產業結構更優,動能更強。
作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高新區立足現實基礎,著眼長遠發展,圍繞優化完善產業體系、縱深推進“五大行動”、健全完善產業基礎平臺、系統推進體制改革等幾大重點領域,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分階段設定了“十五五”發展目標。
到2027年實現規模能級大跨越,規上工業產值邁上450億元新臺階,工業增加值達150億元;動能轉換大提速,卷煙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下降到30%以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上升到20%以上,深入推進“雙倍增”計劃,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分別達到50家、100家和1000家;企業數量大突破,全區規上企業超過120家;質量效益大提升,園區工業用地產出強度達到50億元/平方公里,畝均工業稅收超過10萬元/畝。

加工地牯牛
到2030年全區產業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新材料產業成為全市重要基地,產值占全市比重顯著提升。產城深度融合,高新區基本建成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科技產業新城,對全區人才的集聚效應和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充分釋放。同時工業增加值較2024年實現翻番、突破200億元,全區規上企業達到15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規上工業產值上升到30%以上。園區效益跨越式提升,工業用地產出強度達到100億元/平方公里,畝均工業稅收超過40萬元/畝,努力實現工業產值1000億元跨越。

園區一角
廠房林立、機器轟鳴,高新區運輸車輛排起長龍,載滿產品的大貨車陸續奔赴全國各地……雖是寒冬,但高新區經濟主戰場卻熱鬧非凡。黔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經信委主任王艷表示,展望“十五五”,黔江高新區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緊扣“業怎么興”,聚焦“2030年建成千億級園區”的目標,加快建設渝東南現代化產業高地。聚焦集群發展,迭代“一主兩特”現代產業體系,深耕鋁銅、玻纖等七大產業鏈,推動招商引資量質齊升;聚力科技創新,錨定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實施“雙倍增”行動,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鞏固深化高新區改革成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發展。黔江高新區將堅決扛起全區經濟發展主戰場擔當,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黔江新篇章貢獻工業力量!(記者 田丹 文/圖)